地 址:郴州
电 话:0793-986144
网址:topikaktual.com
邮 箱:lanxian4597@126.com
最近 ,全国苏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 。最长这意味着“最强地级市”可以从中心城区直接乘坐地铁去上海 。跨城
这一次,地铁GDP总量加起来接近7万亿的全国上海和苏州 ,彼此的最长中心城区实现地铁对接 ,全国最长跨城地铁线路由此诞生 。跨城
事实上,地铁多年前,全国上海地铁早已连接到隶属苏州的最长昆山花桥镇,此次备受关注的跨城原因在于 ,苏州主城区地铁直通上海 。地铁
不过,全国值得关注的最长是 ,从位于苏州城东的跨城苏州工业园区 ,乘坐地铁到上海市中心 ,要经过50站地铁。如果从苏州主城区其他站点乘坐地铁到上海 ,则需历经更多站点 ,耗时超过3小时 。不少苏州市民发现 ,地铁前往上海的耗时 ,远远长于往来两城的高铁。
一辆高速列车经过苏州工业园区 。图/图虫创意
那么,此番开通“超长”地铁,对于苏州意味着什么 ?
超长地铁
此次苏州地铁之所以能直接“牵手”上海地铁,离不开此前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
早在2013年,上海地铁11号线就已开进苏州昆山花桥镇,成为全国最早的一批跨城地铁。
目前,花桥站换乘通道正式启用 ,苏州、上海两个跨省轨道交通系统实现深度互联互通 ,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此番连通上海的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 ,绵延41.25公里,全程运营时间约为1小时,始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联结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市,止于昆山市的花桥站。沿途28座车站 ,设计时速达100公里/小时。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荣表示,苏州地铁11号线的开通运营,极大方便了人流在两地的自由穿梭 ,在苏沪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11号线为纽带,苏州与上海完成了运输组织 、客运服务、安检互认和应急发布等方面的制度衔接。
多年以来,苏州发展一直背靠上海,向上海借力。2021年7月 ,国家印发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中提到 ,要积极推动上海和近沪区域同城化,“制定沪苏(州)同城化方案” 。这意味着 ,上海和苏州之间的“同城化” ,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
近两年来 ,苏州下辖各个区县的主要领导,更是频频前往上海洽谈合作 ,随之而来的是 ,中国商飞 、上海建工、喜马拉雅等一个个项目在苏州签约 、落地。
毫无疑问 ,互通地铁是“沪苏同城”另一项重要举措。
票价方面 ,苏州地铁11号线起步价2元可乘6公里,6~16公里每1元可乘5公里 ,16~30公里每1元可乘7公里 ,30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9公里,线网最高票价目前为13元。
但低廉的票价背后是,从上海主城区到苏州主城区,需要坐超过50站地铁。比如 ,从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区域的唯亭站到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地铁站,乘坐时间超过两个半小时 。
如果从苏州工业园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坐地铁到上海 ,时长则更长。
最近,有乘客从苏州吴江汽车站出发,先乘坐苏州4号线转苏州3号线 ,再转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到花桥站,然后再转乘上海轨交11号线到上海南翔站 ,共69站,耗时接近3小时。
一般而言 ,使用地铁平均出行距离是15公里 ,超大城市通勤距离大约9公里(2020年中国特大城市单程平均通勤距离),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合理的地铁线路长度约为30~40公里 。但乘坐地铁从苏州市区辗转至上海,里程至少60公里 ,称得上“超长地铁”。
目前,苏州到上海,乘坐高铁时间仅为半小时左右 ,且每天有两百多趟列车往返 ,考虑到城内交通时间,一般需两小时左右 。
在不少苏州市民看来,如果选择公共交通 ,单纯去上海 ,必然是高铁更加快捷 。而如果去昆山或者沿线的市镇,地铁则更加便捷。
有分析指出,地铁运行频次高,乘坐便捷,无疑为两地特别是地铁沿线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此外,在诸如春节等特定的超大流量节点 ,地铁还可以有效补充高铁运能 。
“散装”苏州与市域一体化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苏州地铁11号线的开通,对苏州的意义可能远不止进一步“拥抱”上海。
2022年,苏州GDP约为2.4万亿元,但其下辖的县级市昆山、张家港 、常熟 、太仓GDP分别约为5007亿元 、3302亿元、2275亿元和1654亿元,合计超过1.2万亿元,占苏州GDP超过一半。
然而,这种情况下 ,苏州主城区和常熟、张家港、太仓之间不仅没有高铁、地铁 ,甚至尚无铁路连接。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一直以来苏州的发展模式都偏向于“弱中心”,其中心城区对周边区县的辐射和带动非常有限 。
根据苏州相关规划,昆山和苏州主城区内的工业园区,将由原来“背靠背”向“面对面”转变;南向拓展的常熟正与相城区“双向奔赴”;太湖新城的崛起将吴中区和吴江区两大板块融为一体 。
加强联系与融合 ,改变“散装”问题,交通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
此次苏州地铁11号线的开通,更直接的影响是苏州市区可以地铁直达昆山,全国“最强地级市”与其下辖的“全国最强县级市”实现了更好的连通。
值得一提的是,七普中,昆山常住人口达到了209万。苏州地铁11号线以北的两镇占据了昆山一半人口 ,11号线连接苏州市区和上海,极大地便利了昆山居民前往两地 ,以及两地居民前往昆山。
最近几年,苏州在推进市域一体化过程中不断发力 。除了轨道交通,2022年8月,昆山与苏州工业园区路网融合的重要一环——312国道对接强胜路项目开工建设。
已出台的《苏州公交都市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了要以重点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为导向,不断完善轨道交通市域线网布局,助推市域一体化发展 。预计到2035年前后,苏州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将达到18条线路共1141公里 ,从而建成30/45/60分钟的快速通勤交通圈。
2022年8月,苏州市市域一体化道路交通建设推进会召开。根据会议 ,当年苏州交通局推进的跨区域道路建设计划项目,就有10个。
同期 ,苏州区域一体化下的城际 、市域(郊)铁路运营组织模式和运输组织方案课题研究项目 ,在苏州公共资源交易网招标 。
在招标公告中,苏虞(常熟)张(张家港)铁路——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苏虞张段)备受关注 ,它是苏州首条市域(郊)铁路,自苏州北站起 ,经相城区 、常熟市至张家港金港镇,全长93公里。目前,该铁路已获国家发改委建设规划批复。
打造长三角枢纽
除了更好地沟通下辖县级市,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多层次轨道交通是苏州着力提升交通实力,打造“长三角枢纽”的重要措施 。
众所周知 ,在万亿GDP城市中,苏州是唯一一个至今没有机场的城市 。
2020年4月,江苏印发《交通强国江苏方案》 ,不同于无锡 、连云港 、徐州等被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苏州仅为“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但在苏州自身出台的规划中 ,仍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为目标 。
既然没有民航机场,在航空领域较难发力,轨道交通便成为苏州交通建设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22年苏州轨道交通线网列车运行图兑现率、线网列车正点率以及有效乘客投诉回复率等5项指标的行业排名,均位列全国第一。
在地铁层面,连通上海可能只是第一步。据苏州轨交集团方面早前透露 ,苏州轨交3号线未来也将西延,与无锡地铁3号线在苏南硕放机场衔接。苏州轨交10号线金港站 ,也预留与江阴的对接条件 。未来 ,沪苏锡三市全程由地铁连通 ,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高铁层面,苏州目前已建成11座高铁站、规划建设4座高铁站。这一数据 ,让苏州领先全国大多数城市 。
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8-2025年)》显示,苏锡常都市圈城际交通线网 ,规划形成以苏州 、无锡 、常州为核心的多中心、网络状线网,并与上海市域线网、浙江城际铁路网结合 。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 ,城市群内部的连通 ,对彼此发展越来越关键 。
过去10多年来,广州-佛山 、武汉-鄂州 、杭州-绍兴 、南京-镇江已通过地铁或市域快轨完成了跨市连通。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表示 ,经济发展的界限与行政区划往往不一致 ,所以依照经济发展规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显得格外重要。
“像长三角 、珠三角区域,各个城镇经济之间的联系高度紧密,城市与城市 、城市与县域之间绵延发展 ,行政边界越来越模糊。人口流动也并非单向汇聚于中心城区,而是拥有复杂的多点流动网络 。经济上也形成了不少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链,所以在这样的区域内 ,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非常重要 ,在区域内成为交通枢纽 ,对城市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牛凤瑞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作者: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