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亚精产品一三在线观看/搜狐百科
全国咨询热线:0793-986987
新闻中心
北京8家法院挂牌成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
  来源:亚精产品一三在线观看/搜狐百科  更新时间:2023-11-29 07:42:02

8月14日上午 ,北京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 ,家法境资北京门头沟法院 、院挂源审房山法院 、牌成判专通州法院、立环怀柔法院 、门机平谷法院 、北京密云法院及延庆法院等7家基层法院挂牌成立环境资源法庭,家法境资北京四中院挂牌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院挂源审


北京高院新闻发布会现场。北京高院供图

“此前,立环北京高院民事审判一庭挂牌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门机至此,北京北京法院三级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全部挂牌成立  ,家法境资构建起科学完善的院挂源审环境资源审判体系 ,标示着首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翻开新的篇章 。”北京高院副院长安凤德表示。


北京四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挂牌现场。北京高院供图

建立“高院1+中院1+基层7”的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体系

专门机构建设是做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组织保障与前提基础。实践证明 ,科学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体系 ,在法院推动辖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方面作用重大。

2019年12月31日 ,经北京市编办批复同意,北京高院在民事审判一庭加挂“环境资源审判庭”的牌子 ,并持续谋划和推动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的建立工作。8月14日上午,8家中基层法院分别设立了两级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北京法院建立起“高院1+中院1+基层7”的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体系。

在中级法院层面 ,充分发挥北京四中院作为全国首批跨行政区划法院的作用 ,将北京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重大环境资源保护一审民事案件集中至该院管辖 ,并在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后,由该院跨省级行政区划管辖天津铁路运输法院审理的环境保护行政案件上诉案件 。

在基层法院层面,门头沟法院斋堂人民法庭 、房山法院长沟人民法庭、通州法院台湖人民法庭 、平谷法院金海湖人民法庭 、怀柔法院桥梓人民法庭、密云法院溪翁庄人民法庭、延庆法院八达岭人民法庭等7家人民法庭加挂环境资源法庭牌子 ,着力为生态涵养区、西山—永定河、大运河 、官厅水库、密云水库等重点区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 。


密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挂牌现场。北京高院供图


延庆法院环境资源法庭挂牌现场。北京高院供图

为何不在全市基层法院普遍建立环境资源法庭?

此次挂牌环境资源法庭,为何选择上述7家基层法院 ?全市基层法院会普遍成立环境资源法庭吗?

“大家都可以感受到,近年来首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从刚刚公布的数据大家也同样能够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那就是环境资源审判的案件数量总体不高 ,而且案件分布的区域相对比较集中 。因此 ,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在每个区法院都建立专门审判机构,既不必要  ,也不科学 ,还可能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 。”安凤德表示。

安凤德还提到,作为首都法院,应该牢牢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大局 ,因此全市法院专门审判机构体系的建立 ,应符合北京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实际和北京市“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 。“北京市生态保护的重点包括‘两山三库五河’‘一城两带多园’,而我们在这些区域都建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机构。这次选择在部分法院挂牌,是综合考虑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建设及保护需求、各区生态文明保护特点、各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经验的积累及审判队伍建设情况以及人民法庭的地理位置、人才基础 、审判经验后作出的决定 。我们有信心,‘高院1+中院1+基层7’的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体系能够满足首都环境资源保护工作,服务保障好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安凤德表示。

环境资源案件受理数量整体保持平稳可控

发布会通报 ,2021年至今  ,北京法院每年收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约900件。其中,刑事案件约150件,民事案件近600件,行政案件150余件 。近年来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增长态势明显 ,公益诉讼已成为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重要着力点。截至目前,北京法院已累计受理环境公益诉讼共计92件  。

作为首善之区 ,北京自然环境优美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生态条件 。多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环境资源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环境保护普法宣传工作的持续开展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因此从历年环境资源案件受理数量上来看 ,未呈明显上升趋向 ,整体保持平稳可控。”安凤德介绍  。

从案件类型上看 ,刑事案件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污染环境罪 、滥伐林木罪 、非法狩猎罪为主;民事案件以因噪声污染 、建筑垃圾堆放引发的侵权纠纷为主;行政案件基本以不服罚款处罚、确认行政行为违法、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为主。从案发区域来看,集中在河湖库区 、远郊山区和山川接壤区等野生动物、林木集中区域  。

安凤德还提到 ,随着北京生态保护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环境治理对象也从企业行为逐步扩充至个人行为 ,而目前环保法规大多针对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 ,针对个人违法行为的法律法规较少,客观上导致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法律依据不足。同时 ,涉及碳汇交易、节能减排等气候变化类案件以及绿色金融 、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新类型案件 ,因其技术性高、专业性强 ,审理难度较大 ,多需借助生态环境司法鉴定解决专业问题。

北京高院民一庭(环资庭)庭长宋毅介绍,下一步,北京环资审判工作将把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作为重点,服务京津冀区域国家发展战略 。同时  ,紧紧围绕北京市“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 ,大力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绿地认建认养、违建别墅拆除 、打击文物犯罪等各类专项活动;紧紧围绕北京生态保护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点 ,把握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高品质需求权益保护 ,助力解决噪声、辐射等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热点 、堵点问题。

新京报记者 行海洋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刘军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宜黄

电话:0793-986352

传真:0793-986836

邮箱:ningjiangqu1051929@126.com

0.1426

Copyright © 2023 Powered by 亚精产品一三在线观看/搜狐百科  sitemap